
术前影像
家长慕名找到了小儿神经外科专家林志雄教授。收治入院后,林教授详尽了解病史,考虑:室管膜瘤 WHO 2级。建议尽快手术。越早治疗,患儿预后越好。室管膜瘤好发于新生儿或幼儿,组织学以多层菊形团为特点。好发于幼儿包括新生儿。男女发病无区别。多数位于幕上与脑室相关,但其他部位也可发生。目前,临床上对于小儿颅内室管膜瘤的治疗主张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中应该尽可能做到肿瘤的全切。小儿室管膜瘤手术中应该尽可能做到肿瘤的全切,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和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等的应用手术效果有了很高的提升,但全切的概率依旧不到50%。
4月20日,林志雄教授及其团队在全麻下行“四脑室巨大占位切除术”,术后复查CT,显示肿瘤全切。

术后影像
目前,临床上不仅是室管膜瘤,其它类型的儿童肿瘤致死和留下终身残疾的患者也是很大的一个数字。临床发现,30%-50%的儿童脑肿瘤患者在确诊前被误诊误治过,因此,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变化,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临床上,儿童脑肿瘤患者的早期症状:
1、头痛:由于肿瘤导致颅内压增高所致。症状严重时,可伴有呕吐和头部出汗;
2、喷射性呕吐:据统计约有73%~94%的孩子会在患病后出现呕吐症状;
3、头颅增大:多见于婴幼儿,出现的几率约为50%;
4、走路不稳:多由于肿瘤位于后颅窝会累及或压迫小脑蚓部、小脑或脑干,可伴有持物不准不稳、眼球震颤等症状出现;
5、眼斜或者眼球不能上视:表现为“对眼”或“斗鸡眼”;
6、颈部抵抗或斜颈:常见于小脑出现肿瘤的患者。颈部抵抗主要表现为平卧检查时抬头下颌够不到胸前;斜颈主要表现为孩子对抗正常颈部直立;
7、视力下降:当脑肿瘤患者肿瘤导致颅神经受损或压迫视神经等时,患者可能出现视力下降;
8、多饮多尿:多见于鞍上型生殖细胞瘤和颅咽管瘤晚期;
9、身材矮小或肥胖:表现为引起内分泌功能失调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10、复视:表现为看物体时形成两个重叠影像。
此外,脑肿瘤患者还可能出现癫痫发作、性早熟、发烧及意识或精神异常、皮肤咖啡色素斑等。再次提醒,当患儿出现上述症状时,在排除其他可能后,不可忽视脑肿瘤的可能,最好能够及时就医,早期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