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还得从3年前说起。2017年的一天,来自莆田的吴大爷在户外不慎从4米高台上摔下,当场昏迷。紧急送医后,医生判断其胸腰椎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出院后,他在家躺了3个月,有时候会感觉双腿麻木、疼痛。”吴大爷的儿子称:“之后我们发现他的记忆力也差了许多,家里亲戚来了都不认得。”就诊当地医院,查CT、MR,显示为脑积水。
为求进一步治疗,吴大爷的儿子带他到外地医院进行了更详尽的检查。可惜的是,经过腰大池放射试验,医生判断患者脑积水的情况并不适合手术治疗。
2019年,吴大爷病情加重,行走越来越困难,大小便失禁,家人为此四处求医。“我们跑了好几家省级三甲医院,得到的答复都是不宜手术”。一边是脑积水治疗前景不明,另一边是吴大爷的状态一天不如一天。今年3月,他已经不能下床,无法走路。在专业人士的建议下,患者来到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接受治疗。
脑积水专家林志雄教授领衔的神经外科团队接诊后,细问病史,在MR检查后,又进行临床系统评估,对步态、认知功能、排尿障碍等综合评分,同时结合腰穿放液试验作出精准判断——患者为正压性脑积水,可以通过手术治疗。4月22日,神经外科团队为吴大爷进行了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5天,吴大爷已能够在他人搀扶下行走,认知力、计算力和记忆力也较先前有所改善,目前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术前影像

术后影像
科普一下
正常压力脑积水简称NPH,多数发生于颅脑外伤、脑出血、颅脑手术之后,发病率高。大多数NPH患者为老年患者。随着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NPH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正常压力脑积水的特征为扩大的脑室和 Hakim三联征。Hakim三联征指(步态不稳、进行性痴呆/认知障碍、尿失禁)。另外,NPH的症状还有头痛和平衡失调。可以通过腰穿或腰穿置管外引流放取脑脊液短暂改善上述NPH的症状,也可以通过分流手术长期改善上述症状。
NPH可分为两种类型:原发性(特发性)NPH和继发性NPH。
继发性NPH是指有明确原因的正常压力脑积水。导致继发性NPH的常见原因为:①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或脑室内出血。②重型颅脑损伤。③脑膜炎。④脑室炎。
相对于继发性NPH,原发性(特发性)NPH在临床上更为常见,是一种老年疾病,常见发病年龄为65-70岁。原发性(特发性)NPH的主症状包括行走不稳、尿失禁、痴呆/认知障碍等。因为原发性(特发性)NPH多发于老年人,常合并其他疾病,老年人可能出现髋关节和膝关节的病变,这些均会影响步态。特发性NPH患者的起病隐匿,难以发现,一般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有所表现。
专家提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出现步态不稳、尿失禁、痴呆或认知障碍等症状时,需到神经外科就诊明确诊断;症状明显、手术指征明确的患者考虑行分流手术治疗;原发性(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通过治疗,可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减轻子女负担、造福整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