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先生(化名)今年49岁,20多年前,他发现自己右眼总是跳,最初也没太在意,慢慢的嘴角也开始抽了,而且越来越严重。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面肌痉挛。由于那时工作忙,再加上除了脸部有些抽动外,对生活没啥大的影响,魏先生也就偶尔到医院开点药、做做针灸,理疗,但面肌痉挛也一直多少好转。近年来,魏先生的症状开始加重,连带脸和口角也出现抽搐,而且发作频繁,每次抽搐的时间也比以前更长,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症状更为严重,眼睛都无法睁开。
经介绍推荐,魏先生慕名找到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林志雄教授、翁超群主任团队寻求诊治。
林志雄教授介绍,大部分的面肌痉挛患者是由于血管交叉压迫,如小脑前下动脉、椎神经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压迫、动静脉畸形等压迫面神经,从而使面神经传导异常,导致其所支配的肌肉发生阵发性的痉挛。所以在患者前期服用药物、针灸等效果有限,随着病情的进展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要想永久根治面肌痉挛疾病,必须针对病因直击病灶,达到根治的目的。想要一劳永逸解除病根就得进行 “微血管减压术”,也就是将所压迫的面神经血管分离并解除其压迫的一种手术方式。

翁超群主任表示,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MVD)是目前公认的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颅神经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甚至可以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手术方法是在耳后切一个大约3cm的小切口,颅骨上钻开一个硬币大小的骨孔,显微镜下找到颅内的面神经和压迫神经的责任血管,在血管和神经之间置入一块垫片,以解除血管对神经的压迫。大部分病人手术后效果立竿见影。
手术如期举行,林志雄教授、翁超群主任采用耳后发际内直切口,用特制的器械分离压迫面神经根部的血管,然后放入特制的垫棉将血管与神经隔离开来,解除血管对面神经的压迫。整个手术过程出血少,时间短,术后魏先生面部肌肉再也没有抽搐,整个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术中还行电生理监测,它就像一个身份认证系统,术中在对可疑的“责任”血管进行减压操作时,监测系统实时观察面肌痉挛患者异常波的情况,不但能在移开责任血管时发现痉挛电波是否消失,还能发现牵拉操作是否导致周边神经损伤。
近年来,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神外团队在诸多功能神经系统疾病领域攻坚克难,诊疗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尤其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推广及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帮助到更多的患者,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始终坚持规范化治疗,个体化策略,打造了一站式神经外科疾病诊疗平台,以个体化策略为每一名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颅神经疾病患者制定合适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