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福建院区(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院长林志雄教授、脑积水与颅脑感染诊疗中心翁超群主任等专家共同努力下,经过综合治疗,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颅脑外伤继发脑积水 术后3年腹腔端分流管堵塞
2020年8月,患者秦女士因“开放性颅脑损伤特重型,失血性休克”于急诊行“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头皮清创缝合术”,术顺,术后并发肺炎等,给予对症处理后较前好转。
后因“脑积水”行全麻下行“左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顺,术后给予促醒、肢体康复、高压氧、抗感染、营养支持及预防癫痫等处理后逐渐好转,11月,患者意识转清,在当地医院康复治疗,恢复良好。
今年5月底,秦女士出现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反应迟钝,反复高热,在莆田市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CT提示脑积水。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由于病情复杂,当地医院建议转上一级医院治疗。
得知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福建院区(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林志雄教授领衔的脑积水与颅脑感染诊疗中心团队在脑积水诊疗方面造诣颇深,他的团队每年难治性/复杂性脑积水手术百余例,众多脑积水患者得到了救治。今年3月,林志雄教授团队的”脑室腹腔分流术腹腔端外置技术在难治性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项目还入选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应用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备选库。为求进一步治疗,患者及家属前来福建三博就诊,门诊以“脑积水”收入院。
分流管腹腔端堵塞 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腹腔端外置术
入院后,林志雄教授便安排完善检查。
查体:神志清楚,言语稍不清,对答切题、反应迟钝,头顶部可见多个尚可后颅窝可见一8cm大小手术瘢痕,头部可见多个外伤后瘢痕、左侧颈部可见6cm大小术后瘢痕,愈合良好,左侧枕部可触及一储液囊,弹性差,全腹软,轻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稍高,吞咽稍困难,伸舌缓慢居中。
辅助检查:外院头颅CT提示“1.颅脑术后改变,小脑蚓部区低密度灶,2.考虑脑积水,3.双侧上叶陈旧性病变”。
林志雄教授立即组织科室团队制定治疗方案。根据头颅影像学检查及患者体征:患者脑室系统扩大,间质水肿,腹稍膨隆,压痛,储液囊,弹性差,脑积水进行性进展、颅内感染、分流管腹腔段堵塞诊断明确,有急诊手术指征。
林志雄教授认为,分流管腹腔段是堵塞脑室-腹腔分流术失败最常见的原因。在脑室腹腔分流在手术病例中占80%以上,而导致分流管腹腔端堵塞的最主要原因为大网膜包裹、包裹性积液,其次为腹腔感染、脑脊液蛋白定量高等。对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反复感染的病人,我们认为应该把引流管外置,待脑脊液正常后,然后拔除引流管后再重新做分流术。
林志雄教授决定先行脑室-腹腔分流管腹腔端外置术,拔出腹腔端分流管,再将脑脊液向脑室外引流,同时给予抗感染、补液、雾化、增强免疫等治疗,净化脑脊液,待患者病情稳定,脑脊液清亮,一切达标之后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解决脑积水难题。
入院第二天,急诊行左侧脑室腹腔分流管腹腔端外置术,拨出腹腔段分流管,沿皮下穿行3cm后穿出皮肤并固定,见引流管未见脑脊液引流,考虑引流管堵塞,给予分流管腹腔端剪切部分后,可见引流管白色絮状物排出后引流通畅,引流液淡黄。缝合腹壁切口,外置引流管接无菌引流袋。术顺。
术后左侧脑室腹腔分离管腹腔端外置端引流液尚可,复查头颅CT引流管在位通畅,双侧脑室大小尚可,脑积水明显缩小。复查血液指标尚可。脑脊液培养提示肠杆菌属药敏。继续给予抗感染、补液、抗癫痫、雾化、增强免疫等治疗,净化脑脊液。
脑脊液“净化”终于达标 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行侧脑室-腹腔分流下端外置术近2个月(2023年7月23日),患者状态好转明显,神志清楚,对答清晰,张嘴伸舌基本灵活,表情较前增多,下肢活动较前灵活,说明病情明显好转。同时,目前脑脊液多次复查白细胞及浆细胞正常范围,炎症控制理想,脑脊液经过“净化”终于达标。
7月24日,林志雄教授、翁超群主任决定实施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拔除原左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程顺利,未输血。术毕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安返病房。术后头颅CT提示引流管在位通畅,双侧脑室大小尚可。
目前患者症状、体征均已明显改善,无发热、头痛等不适。饮食可,大小便正常。神志清醒,精神好,记忆力较前明显好转,准予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