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看来,不开刀、不麻醉就能切除肿瘤,而且治疗在清醒状态下进行、甚至可以和医生交流!很是稀奇!
伽玛刀治疗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伽玛刀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治疗肿瘤的一种高科技新型疗法,伽玛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手术刀,而是立体定向精准放疗的一种(钴60发出的伽马射线,而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并像放大镜的焦点一样强烈集中照射病变区域的治疗方法)。
“刀”的意思是指在短时间内对肿瘤组织进行大剂量的照射,产生类似于手术切除的效果。但医生并没有给病人开刀,取而代之的是伽玛刀将放射线精准地聚焦在肿瘤或其他病灶区,从而让肿瘤组织产生坏死,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传统的伽马刀治疗需要病人在局部麻醉下安装固定架以建立参考坐标,一些患者对伽玛刀固定头架的四枚钛合金头钉很是畏惧。为避免患者多次安装带来的不适,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福建院区(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伽玛刀治疗中心应用新型无框架无创“面膜”定位这项技术创新给患者带来更好的体验,真正做到了“无创舒适伽玛刀”。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福建院区(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林志雄教授介绍,我院全新一代伽玛刀可以同时支持采用“面膜”或头架两种固定模式 。相较于头架固定,“面膜”固定在保证治疗精度的前提下,不用钉头架,不会有皮肤伤口口。治疗流程更加灵活,面膜只需直接覆盖在患者脸部即可,患者治疗时就如同做了一次“面膜”。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福建院区(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伽玛刀治疗中心唐文龙主治医师介绍,无框架无创“面膜”定位伽玛刀实施过程为:先制作适合每个患者头部的“面膜”和枕头,然后实施头部影像扫描,再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治疗计划。一系列准备工作之后,根据治疗计划开始伽玛刀治疗。
林志雄教授还表示,传统的伽玛刀治疗在进行分割治疗前需连续多次对患者进行框架固定,给患者带来较大心理负担。另外,对肿瘤较大的患者来说,若进行长时间的照射,则会大大提高副作用风险。但无框架无创“面膜”定位伽玛刀不需要重复的框架固定,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分割照射,也适用于3cm以上肿瘤的日常治疗。”
成功案例
患者张阿姨78岁,入院前,持续头晕,反反复复2个多月,起初一家人以为母亲只是中暑,直至最近1周开始持续呕吐。原来,张阿姨有结肠癌病史,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立刻带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福建院区(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入院问诊。
此时的张阿姨已无法站立,经过初步的身体检查结果显示,78岁的张阿姨血压145/99mmHg,双侧下肢肌力4级,目前为结肠癌术后9个月,靶向治疗9个月(阿帕替尼),糖尿病伴随4年(格列齐特片治疗)且血糖控制较差。经过核磁共振及各项查体结果显示, 张阿姨被初步诊断为:颅内继发恶性肿瘤(小脑多发脑转移癌),由于张阿姨年龄较大,且患有一级高血压伴随糖尿病, 医生给出KPS评分仅为30分——患者的生活已严重不能自理。
治疗过程: 经过详细讨论,在充分与患者家属沟通后,福建三博神经外科团队决定为张阿姨实施无框架“面膜”方式下伽玛刀治疗。医生对张阿姨进行自动化的影像引导定摆位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对三维治疗床调整后开始实施无创放射治疗。短短的20分钟后,影像引导下的头部伽玛刀无创放射治疗结束,病灶被精准聚焦摧毁。
经过伽玛刀无创伽玛刀治疗后,张阿姨行走不稳的症状开始好转,KPS评分也逐渐增加。在术后2个月的随访中,针对张阿姨的KPS评分升高至80分。
